基于2021版英語課標學科核心素養,高職公共英語實施課程思政的教學實踐研究
硅湖職業技術學院李桂紅/屈賽英 主持完成了2022年江蘇高校外語教育“高質量發展背景下外語教學改革”專項研究課題“基于2021版英語課標學科核心素養,高職公共英語實施課程思政的教學實踐研究“(課題編號:2022WYYB004),課題組主要成員:晏書紅、周珊、郝連春、茍錦毅、周鴻鵠、張雅曄、任旭。
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課同向同行,形成協調效應?!?020年5月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進一步明確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體系,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是高等職業院校課程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各專業學生必修或限定選修的公共基礎課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實施“課程思政”的重要陣地。2021年3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高等職業教育??朴⒄Z課程標準》,明確提出“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具有中國情懷、國際視野,能夠在日常生活和職場中用英語進行有效溝通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由此可見,學科核心素養與課程思政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核心素養為課程思政提供學科依據,課程思政為核心素養提供培養路徑。在英語教學中,滲入價值觀、文化意識等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教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避免受到西方不良思想的影響;引導學生樹立民族文化自信,在吸收西方優秀文化的基礎上,繼承發揚本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本課題《基于2021版英語課標學科核心素養,高職公共英語實施課程思政的教學實踐研究》在研究過程中,通過整合教學內容,重構教學組織,更新教學評價,貫徹課程思政理念,實踐學科素養目標,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取得了一些成效,以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的《高職國際進階英語視聽說教程1》第一單元Receiving visitors為例,簡述如下:
一、堅持課程思政理念,融入學科素養目標,整合教學內容
第一單元主題“Receiving visitors”(接待訪客),教材內容比較簡單,語言點方面主要是寒暄、介紹與招待,職場情景包括機場接機、公司接待等。課程思政內容:家國情懷,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講述中國傳統接待之禮;愛崗敬業,職業精神與職業規范。學科核心素養目標:職場涉外溝通方面,在不同職場情境中,選擇恰當的交流話題, 如機場接機、公司接待等;多元文化交流方面,了解不同國家的職場接待禮儀,熟悉中國的傳統接待禮儀,提高本民族文化認同感與自豪感;語言思維提升方面,辨別中英兩種語言思維方式的異同,了解其背后的文化背景,比如,英國人打招呼喜歡談論天氣, 因為英國的天氣瞬息萬變,中國人喜歡問吃了嗎,因為我們素有“民以食為天”的思想;自主學習完善方面,通過線上課程平臺及網絡資源等,進一步了解不同國家的職場接待禮儀,尤其是中國的傳統禮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堅持課程思政理念,融入學科素養目標,整合本單元教學內容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背景知識,了解不同國度的寒暄、接待禮儀,尤其是中國的傳統接待之禮,增強民族認同感;第二部分視聽模塊,觀看、聆聽相關視頻、音頻,學習寒暄、介紹與招待的常用句型及職場接待之禮,辨別中英兩種語言思維方式的異同,了解文化的多元性;第三部分職場實踐,以小組為單位,以接待訪客為主題排演情景對話,溝通交流的同時,注意職場禮儀與規則。
二、踐行課程思政理念,執行學科素養目標,重構教學組織
根據整合的教學內容,踐行課程思政理念,執行學科素養目標,重新構建教學組織形式,如下圖所示:
第一單元教學組織實施如下表:
課前 |
| 課中 |
| 課后 |
通過超星泛雅教學平臺,發布課前學習任務,觀看微課,查找資料,了解中英兩種語言環境下,不同的寒暄方式以及接待禮儀,尤其是中國的傳統禮儀,如拱手禮等,了解我們的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認同感與自豪感。
| 熱身環節:邀請同學展示不同語言環境下的見面接待之禮; 視聽環節:觀看聆聽視頻音頻所展示的不同情境的職場接待,學習相關句型結構,如機場接機,公司前臺接待,招待訪客茶點等常用語,同時還要關注職場禮儀與規則,關注多元文化交流; 實踐環節:組織同學以小組為單位, 根據既定場景,創編接待對話,建議將中國傳統接待禮儀融入其中,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 鞏固復習接待訪客的常用句型結構,將創編的職場接待對話錄成視頻,上傳教學平臺,供大家互相學習觀摩。 對比教材中接待訪客時的寒暄問候用語與現實歐美影視劇中打招呼有什么不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自主學習的能力。 |
三、深化課程思政理念,實現學科素養目標,更新教學評價
一般來說,課程思政的評價包括知識、技能、素質三個方面,有過程性與結果性兩種考核方式。過程性評價包括課前準備、課中參與以及課后練習與總結三個環節,結果性考核包括作業、考試成績等內容。根據課程思政建設綱要和新的課程標準,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現全員育人機制,我們更新了教學評價體系,形成了線上線下相結合,教師、學生相結合,過程性與結果性相結合的多元評價模式,深化課程思政理念,實現學科素養目標。如下表所示:
評價內容 及比例 | 評價路徑 | 評價主體 | ||||
線上(超星泛雅平臺) | 線下 | 教師 | 學生 | 平臺 系統 | ||
態度與 素質 | 出勤5% | 到課學生在平臺簽到 |
|
|
| 系統自動統計、記分 |
課堂表現15% |
| 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積極思考提出問題、回答教師提問、參與小組活動等 | 教師根據學生表現打分 | 小組長給本組組員打分,組員互相評分 |
| |
作業提交情況5% | 平臺提交 作業 |
|
|
| 系統自動統計、記分 | |
知識與 能力 | 作業成績15% | 平臺提交 作業 |
| 教師根據學生作業質量打分 |
|
|
單元項目成績20% | 平臺提交單元項目成果,如報告、音頻、視頻等 | 項目成果展示 | 教師根據學生職業素養、崗位勝任能力、單元項目完成情況打分 | 小組長給本組組員打分,組員互相評分 |
| |
考試成績40% |
| 期末考試:口試 | 教師根據口試水平打分 |
|
|
四、基于學科核心素養高職英語課程思政實施成效初顯
歷時一年多的課題研究過程中,全體課題組成員認真學習研讀相關文件和文獻,積極調研教學狀況,聽取師生反饋意見,整合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案,修改評價方式,探索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課程思政教學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方面,教學實踐取得長足進步。如下圖所示:
另一方面,課程建設獲得師生認可。
課題組就英語課程思政教學實踐效果通過問卷調查、學生感悟及個別訪談形式開展調研,發現我們的課程思政改革獲得了廣大學生和教學督導們的認可,達到了預期成效。下圖為部分問卷情況統計圖:
五、本課題的特色與創新
首先,本課題是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課程思政教學實踐,以學科核心素養作為課程思政的學科依據,使課程思政內容更加有的放矢,同時,課程思政也加強了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力度,為核心素養的培養提供了路徑。
其次,我們設計了多種課堂活動,創新教學方法。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如師生研討、角色表演、展示匯報等,巧妙地寓思政教育的精髓要義于多樣化的課堂教學之中。
另外,我們構建了多元評價體系,將考核評價從單一的語言技能維度,向精神面貌、品格態度、人文素質等多維度延伸,通過筆試、匯報、展演等多種形式動態考察整個學習過程,建立既能體現專業水平又能反映思政素養的多元評價體系。
雖然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職英語課程思政教學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需要進一步努力探索,尤其是課程思政成效評價方面。目前大多評價基于領導、同行和學生的評判,個人的主觀判斷有著很大的影響因素,因此,評價結果在客觀性、科學性方面有待提高,這也是本課題繼續探索的一個方向。
《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和《高等職業教育??朴⒄Z課程標準(2021年版)》的頒布為高等職業教育公共英語課程改革和課程建設指明了方向,課程思政、學科核心素養是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改革與建設的具體要求與目標。今后,英語教學培養的學生,不僅能夠熟練使用英語進行對外溝通,在學習西方文化的同時傳播中國優秀文化,進行多元文化交流,還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提升思辨能力,樹立民族文化自信,在語言訓練中獲得自主學習能力,形成終身學習意識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