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hcnep"></th>

    <button id="hcnep"><object id="hcnep"></object></button>

      <rp id="hcnep"><samp id="hcnep"><blockquote id="hcnep"></blockquote></samp></rp>
    1. <button id="hcnep"><object id="hcnep"></object></button>

      <rp id="hcnep"></rp>
    2. <s id="hcnep"></s>

        江蘇高等教育網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Network

        主辦:江蘇省高等教育學會
        協辦: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蘇州工業園區服務外包學院
        當前位置:首頁學會動態正文

        丁曉昌:教學創新大賽江蘇省賽始終堅持四個目標

        來源:江蘇省高等教育學會發布:2023-10-11 17:17分享:


        【編者按】9月22日,第三屆江蘇省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總結表彰大會在南京工業大學召開,全省部分高校教務處(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主要負責同志、獲獎教師代表等200人參加了現場會議。江蘇省高等教育學會會長丁曉昌做講話,現將講話全文發布,以饗讀者。

        教學創新大賽江蘇省賽始終堅持四個目標

        ——在第三屆江蘇省高校教學創新大賽總結表彰大會上的講話

            

        各參賽老師、教學管理人員,線上的老師們:

            大家下午好!今天,第三屆江蘇省高校教學創新大賽總結表彰大會在南京工業大學隆重召開。本次會議旨在充分發揮教創賽獲獎作品的示范引領作用,總結經驗、表彰先進、鞏固成績、擴大影響,深入推動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創新,全面推進信息技術與高等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發展,提升高校教師教學水平和育人能力,引導廣大教師潛心教書育人!我謹代表江蘇賽區組委會,向給予省賽指導的各級領導、向公平公正評審的各位專家、向積極認真備賽的教師們,表示衷心感謝!我要特別感謝從北京遠道而來、出席今天會議的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秘書長吳英策,他是教創賽的重要策劃者,從賽制規程到成果使用做了很多創新和引導。江蘇成績的取得,離不開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和省教育廳的鼎力支持,離不開各位披星戴月的辛勤付出,離不開各高校的全力保障。在此,我向各位致以誠摯敬意!

            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是“教育部直屬單位三評一競賽保留項目清單”中唯一一項本科高校教師教學競賽活動,目前江蘇省賽也已被認定為省級賽事。三屆江蘇省賽,分別由江南大學、河海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承辦,全省本科高校共有841人次參賽,產生特等獎87項、一等獎109項、二等獎142項,總計獲獎數338項,獲獎比例均值為41%。承辦高校在全省校賽與全國決賽發揮橋梁支撐作用,在賽制規則、專家評審、選手服務、比賽紀律、條件保障等方面做了大量嚴謹細致、卓有成效的開創性探索,做到順勢而為、應時而動。今年第四屆江蘇省賽將由東南大學承辦。每屆比賽局面各異,江蘇賽區始終錨定四個目標,做到以不變應萬變:

            第一個目標是以教學為抓手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指出了“自主培養”的路徑要求、目標任務、著力方向和重點,有很多新理念、新要求、新舉措。中國是一個大國,對人才數量、質量、結構的需求是全方位的,滿足這樣龐大的需求必須主要依靠自己培養,提高人才供給自主可控能力。在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基礎學科人才、卓越工程師等部署基礎上,要充分發揮高校的龍頭作用。無論本科教育是定位于知識裝備教育還是定位于系統完整的專業教育,從長遠眼光來看,培養勞動力和周期性的人才儲備是影響高校課程發展方向的主要因素,需要在增強學生學習可選擇性、職業適應性和可雇傭能力上提升教學的人才培養實效。教創賽充分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宗旨,在比賽理念、比賽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四個維度始終圍繞學生。在比賽理念上,注重教學設計目標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核心素養,如批判性思維、創新性思維、溝通、有效互動、勇敢等;在教學內容上,促進科教融合,將科研經驗融入教學,體現與課程目標的教學一致性;在教學方法上,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跳一跳才能摘到蘋果”;在教學評價上,以促成學生進步為出發點的評價,采用全過程精準評價,將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

            第二個目標是推動教授上講臺。國內外有關教學的實證研究都表明教學與科研是此消彼長的關系:教師晉升標準越重視學術成果發表,教師越不愿意向教學投入精力;科研回報越高,越不愿意增加教學投入;越是具有博士學位授予資格的大學,越有一種傾向、不愿意增加教學投入。這些在全球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問題,教育部先后下發“新時代高教40條”和“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22條舉措”等文件,明確高校要“嚴格執行教授為本科生授課制度,連續三年不承擔本科課程的教授、副教授,轉出教師系列”。教創賽通過單列教授賽道、教授參賽人數不低于學校推薦限額的1/3等參賽規則創新,突出職稱分組在比賽中的激勵意義——激發每一位教師特別是大牌教授的教學創新興趣。三屆比賽中,我欣慰的看到,這一賽制的執行逐漸從難啃的硬骨頭變為教創賽的特色和亮點,越來越多的教授開始走上教創賽的舞臺,既有功成名就的資深教授,也有年富力強的新晉教授。

            第三個目標是探索教育數字化在教學中的應用。我們的時代已經來到了學習技術的時代,教學方式方法已經發生了改變,高校中以慕課、微課程、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為代表的智慧課堂,逐漸成為新常態,遠程直播、互動課堂、移動教學、實時投屏這些過去陌生的詞匯,現在已經成為老師信手拈來的教學工具。教創賽注重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在比賽形式上主動探索線上線下、異地同步,鼓勵參賽教師的教學技術創新。在教創賽評審中,專家們并沒有一味追求形式的“新穎”與課堂的“熱鬧”,更多會從技術融合、課程內涵的角度,回歸立德樹人的初心與使命,回歸傳道授業解惑的教育價值。

            第四個目標是引導分類發展。教創賽這項年輕的賽賽,在全國高等教育界搭建了教育競技的平臺,形成了“百舸爭流千帆競,乘風破浪正當時的發展態勢。一方面,本科教育的13個學科門類,在教創賽中都有一席之地。在高校教學情境中,學科屬性支撐了課程的邏輯體系,教學過程也是學科知識傳授的過程,是價值性與表現性的統一。不同學科在本科教育目標取向、課堂教學目的、學生能力、教學方法以及師生互動形式都有學科特征的系統性差異,如何在本學科內脫穎而出、打造同課異構的卓越樣本,是參賽教師們需要下功夫琢磨的課題。另一方面,普及化時代的高等教育體系從“金字塔”向“五指山”轉變。江蘇高等教育體系相對齊全,今年推薦到國賽的23位選手,分別來自我省雙一流大學、高水平大學、應用型本科、職業本科、獨立學院,形成了對江蘇高校分類發展的精準畫像。一花不是春,獨木不成林,來自我省不同類型高校的教師,在全國比賽中凝聚成江蘇代表團的競爭力。

            同志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推動教授上講臺、探索教育數字化、引導分類發展,是教創賽一直以來的堅守的目標。在今天的總結表彰大會重申這4個目標,溫故而知新,共同開啟下一段輝煌旅程!借此機會,感謝江蘇省高校在線開放課程中心、超星公司對教創賽江蘇賽區的技術支持,感謝南京工業大學在本次總結表彰大會的周到服務、周密安排!謝謝大家!

        聯系地址:北京西路15號(210024) || 聯系電話:025-83300736 || 蘇ICP備14027130號-1
        主辦單位:江蘇省高等教育學會
        蘇公網安備 32010602010156號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蜜浪潮日,精品国精品国产AV自在久国产,国产愉拍在线视频观看国语,亚洲精品一级

          <th id="hcnep"></th>

          <button id="hcnep"><object id="hcnep"></object></button>

            <rp id="hcnep"><samp id="hcnep"><blockquote id="hcnep"></blockquote></samp></rp>
          1. <button id="hcnep"><object id="hcnep"></object></button>

            <rp id="hcnep"></rp>
          2. <s id="hcnep"></s>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