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高職教育專業認證專家培訓會在南京召開
9月23日至24日,由江蘇省高職專業認證委員會主辦、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和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承辦的江蘇省高職教育專業認證專家培訓會在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召開,標志著“江蘇省高職專業認證試點”逐漸走向成熟。江蘇省高職專業認證委員會委員、首批認證專家、兩批試點專業、專家庫成員等全省高職院校代表180余人參加了培訓。
(會議現場)
培訓會從政策引導、理論闡述、實踐分享和業務培訓四個維度階段性總結過去江蘇高職專業試點經驗,以深化省域高職專業認證探索、助力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教育部教育質量評估中心副主任周愛軍、江蘇省教育評估院院長周明應邀做政策解讀報告,江蘇省教育廳職教處處長徐慶、江蘇省高職專業認證委員會主任丁曉昌、江蘇省高等教育學會秘書長鄧志良、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賀興初出席了會議并講話,南京大學陳道蓄、南京郵電大學陳鶴鳴應邀做專家報告,江蘇省高職專業認證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李振陸、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發展規劃處處長兼江蘇省高職專業認證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徐胤莉、江蘇電子信息職業學院教務處處長史宜巧、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微電子學院院長居水榮從不同維度介紹了江蘇試點情況。金陵科技學院原黨委書記兼專業認證專家組組長陳小虎、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原院長兼專業認證專家顧問戴勇、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校長都國雄等先后主持了會議。會議形成了高職認證理念解讀、試點探索、經驗分享及關鍵點剖析,推進高職專業認證邁向新的建設階段。
(賀興初致辭)
(陳小虎主持)
(戴勇主持)
(都國雄主持)
一、爭當先行先試樣板,探索構建省域專業認證機制
江蘇教育行政部門對高職專業認證工作重視度高、起步早、走在全國前列,為省域探索認證工作、創新認證制度奠定了良好基礎。2017年9月,江蘇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江蘇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卓越計劃》,提出“積極探索工程教育認證”,這是全國首個由省級政府發文提出探索高職工程教育專業認證。2022年,《江蘇省“十四五”職業教育發展規劃》明確提出“開展高職專業認證試點工作”。在教育行政部門的政策引領下,全省高職院校形成了研究高職專業認證標準、探索高職專業認證成效的氛圍,于2021年3月召開江蘇省高職專業認證啟動工作會議,標志著省域高職教育專業認證機制的正式建立。
(試點工作會議)
江蘇高職教育專業認證機制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借鑒國際高等教育質量保障先進理念和我國普通本科專業認證實踐經驗,服務新時代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要求,做到接軌國際范式、彰顯高職特征、體現江蘇特色。高職專業認證的新功能和新使命,創生著新的產教融合協同共同體,在逐個攻克試點難題的過程中守住了原創性、公益性和試點性的三大準則。原創性是指開發適用于江蘇高職高質量發展的本土化認證標準和認證機制,階段性成果匯編為《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認證手冊》;公益性是指試點階段不收取認證費用,必要成本由試點院校按規定標準承擔;試點性是指選取優質專業先試先行,以“點—線—面”分類分批實施、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二、立足教育強國建設,深入謀劃高職專業認證工作
黨的二十大對教育強國建設作出了戰略指引和頂層規劃,其內涵包括符合時代特征的教育理念、體系合理的教育制度、高質量發展的路徑機制三個基本要素。當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正處于提質培優的機遇期和改革攻堅的關鍵期,承擔著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重任,是教育強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周愛軍副主任緊扣建設教育強國目標,明晰了教育評價服務于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意義,提出了高職專業認證的新部署:目標任務要面向需求、標準引導、形成機制,認證工作原則要有主線、守底線,警惕功利化、評估化傾向,破解產出導向的瓶頸、難點。
(周愛軍主任)
徐慶處長認為專業是人才培養的基本單元,專業認證抓住了教育底線的牛鼻子、是提升人才的專業培養質量的重要抓手。目前江蘇共有91所高職院校、規模位居全國前列,要立足江蘇區域發展的總體經濟與教育特征、結合試點院校的認證建設,關注各要素認證度達成,服務高職高質量發展。
(徐慶處長)
周明院長提出推進高職專業認證、推進創新教育保障機制,需要以“專業”作為外部評價的關鍵著力點、以推進學校加強內涵建設為導向、構建專業認證內涵建設新模式,同時需要重視專業認證理念落實、構建新質量文化為追尋。
(周明院長)
三、站穩高職教育立場,形成1+N的認證標準體系
標準是專業認證工作開展的依據,界定了認證考察的對象與范圍。江蘇高職教育專業認證形成了1+N的體系結構:“1”是指適用于高職教育全部專業的《江蘇省高職專業認證通用規范》,由學生發展、培養目標、畢業要求、課程體系、教學實施、持續改進、師資隊伍和支持條件等8個方面31條標準構成,每條標準依據認證理念提出了人才培養的根本與核心要求,但不能反映特定專業(大類、類、組)的個性化要求;“N”是指面向高職專業大類的《江蘇省高職專業認證專業補充規范》,由各試點專業按需、分類開發,可從畢業要求、課程體系、師資隊伍、支持條件等方面提出特色要求。
丁曉昌指出,《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認證手冊》是1+N認證標準體系的階段成果,不僅著重強調標準的可評可測,可操作性、可執行性強,同時還開發出與標準相配合的認證程序,要設計合理、能夠在院校日程教學工作常態中完成認證,不給學校、老師和學生增加負擔。
(丁曉昌會長)
陳道蓄提出以學生為中心,堅守專業認證的初衷、加強專業認證內涵與意義、完善專業認證標準建設。例如,他以《通用規范》對“畢業要求”的8個方面規定,提倡從產出視角解讀專業認證標準,如何將這些要求理解到“可操作”深度是專業認證是否能有效實施的關鍵,既要確保畢業要求能夠通過課程教學落實,也要通過考核判定每項要求是否達成、即學生是否“合格”。
(陳道蓄教授)
陳鶴鳴從工程認證中“主線”與“底線”問題的探討,為高職專業認證的持續改進提供了兼具“學理性”與“實操性”的思考與啟示,引導專家把握認證重點,聚焦課堂教學與考試、考核、評價向“面向產出”轉換。
(陳鶴鳴教授)
四、深化改革探索成果,合力續寫江蘇高職專業認證新篇章
江蘇高職專業認證以“重在建設、不唯認證”為原則,通過認證機制和認證標準的設計,盡可能發揮專業認證的引導功能,引導專業認識到“認證不是目的,建設才是根本”。李振陸系統介紹了江蘇探索高職專業認證的背景、制度設計和實施推進,徐胤莉對《江蘇省高職專業認證通用規范》進行了專家視角的解讀。
(李振陸書記)
(徐胤莉處長)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江蘇4所院校、2批試點專業將認證標準融入人才培養實踐,啃下了試點探索的“硬骨頭”:第一批試點專業在電子信息工程類專業進行,并于今年5月完成了現場考察程序;首批2所試點院校的江蘇電子信息職業學院教務處處長史宜巧、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微電子學院院長居水榮分別從院校推進層面、專業建設層面分享了“打樣經驗”。第二批試點專業拓展到我省高職院校計算機類專業,分別是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剛剛完成了中期建設材料的審閱反饋。鄧志良在總結講話中指出,試點建設過程,不是簡單的出題答題或是出卷閱卷的單向關系,而是認證委員會、認證專家、試點專業等多方協同融合的多向關系,合力續寫江蘇高職專業認證新篇章、共同推進高職專業認證走向科學化。
(史宜巧處長)
(居水榮院長)
(鄧志良秘書長)
高職專業認證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需要多方協同、合力攻堅、聚力共建。展望未來,高職專業認證路上還會有需要攻克的難題。面向新征程,我們在組織與制度層面上,凝聚教育行政部門、院校和第三方評價的多方力量,復合發力、形成制度推進;在參與主體和實踐主體層面,要凝聚優勢力量、優化主體間互動,帶動并激發質量建設的主觀能動性,切實提升專業建設內涵,為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為教育強國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全體合影)